close
圖上方的帆布料外層藉由水泥硬化,讓柔軟布身定型在飛揚狀態,成為燈具傢飾。

米蘭家具展在國際上極具指標性,但在其主會場之外的2011衛星展 (SaloneSatellite 2011),則充滿著來自各地初出茅廬的新銳設計師們,向國際大膽展現不受限的新意。在歸納 SaloneSatellite 2011的作品脈絡中,可見其呼應2011米蘭家具展強調材質的創新與應用的趨勢;而台灣知名家具代理商MOT/CASA 經理 Millais,在親赴米蘭現場觀摩後,更指出其中在異材質 (Mix Material) 結合與家具作品結構的連結性。

 

根據 Millais 觀察,SaloneSatellite 2011的新銳設計師們,雖未有高知名度,但是仍可發現他們的作品具有極大的挑戰性,尤其是在異材質的結合上,使家具作品的結構在設計上有更出人意表的質 性變化。例如一款狀似澎軟沙發的作品,其實是將帆布袋中間置入物料、捏塑其鬆軟的形體樣貌,然後在表層以纖維水泥 (Fiber Cement) 做處理,這種添加了纖維的混凝土材質,可減少開裂、抑制乾縮裂縫產生,而此特質在家具設計的創意應用,改變了原有帆布的鬆軟質性。纖維水泥的塑性改變了沙 發結構的形塑,讓此作品存在著視覺與實際觸覺的感官衝突效果,且散發著不過度修飾、還帶點手作味的強烈風格語彙,讓此設計在展場空間的展示宛若藝術裝置 般。

波蘭設計師 Bashko Trybek 所創作的 AntiStress 系列中的 low chair 座椅,其金屬格柵的座椅結構,隨著使用者所嵌入的彩色軟球而改變其堅硬的結構特性與外型。

AntiStress 系列中的 low chair,是以金屬條架構出格柵式的座椅基底,而每個格子均可剛好置入一個彩色軟球,讓剛硬的金屬條狀結構頓時轉變成為柔軟厚實的質性,使用者也可透過 隨意地將彩色軟球做排列組合,來調整出最適合自己入座的結構或造型變化。因此,透過這樣的互動性設計,讓使用者對於這張座椅有更高的情感附著度。

右圖為日本設計新銳設計團體 tani-matsumura 所創作的 WAFFT stool,最外層為山毛櫸材質。左圖為 WAFFT stool 內部的鋁合金夾層。

異材質的結合,也以更富科技性的手法改變家具結構。日本的 tani-matsumura 設計團體創作的 WAFFT stool 椅凳,採用複合膠板 (hybrid-plywood) 製作,這是在日本設計公司 ottidesign 的技術支援下,將山毛櫸與鋁合金薄片層層交疊加壓而成的複合材質,讓這件作品有著「輕盈 (waft)」的輕質實體結構,以及如葉片般輕薄的外觀。也由於此複合材質的特性,讓這張椅凳可在四個椅腳處做適度扭轉,以便提供足夠的承載力。

 

Millais 指出,雖然在今年的米蘭家具展中,有義大利 Magis 這一類的大型家具品牌,邀來國際級建築與設計大師,以嶄新的液體木材 (Liquid Wood) 等技術帶動未來家具的創作概念;但是,SaloneSatellite 2011 裡眾多新進設計師初試啼聲的作品,卻也同樣反映了探究材質應用的潮流,形塑出一條異材質結合與家具結構變化的作品表現路徑,人們或可從中一窺未來設計的熟 成之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kiwi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